泰國BOI:今年吸引投資將超過1.1萬億 新措施將推動GDP增長 3.5%
近日,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承諾,今年將吸引超過 1.1 萬億泰銖投資進入泰國,希望推動經濟達到政府設定的3.5%的增長目標。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秘書長Narit Thetsathirasak先生透露,2025年,BOI將出臺新的投資吸引政策來吸引外商投資,但目標產業一定是各國競相爭奪的精品產業、全球戰略產業,包括電子產業、電芯級電池半導體、印刷電路板 (PCB)、數據中心、云、電動汽車 (EV)等,這些也將為泰國就業、利用本地內容和聯合人力資源開發方面創造最大的利益。BOI有信心今年的外資總額將超過1.1萬億泰銖。
“在目標產業方面,BOI 將行使其專有權利,根據每個項目的情況考慮談判。這也意味著企業所得稅的減免期限最多為 15 年。因此,我們有信心今年的投資促進申請數量肯定會高于 2024 年的 1.1 萬億泰銖。”Narit表示。
吸引高科技產業與越南競爭
“如果你想讓我們把這個數字提高到 2 萬億泰銖,我們可以做到,只需開設并推廣各類業務。但我們不會這么做,因為我們想要一個真正高質量的行業,它必須是高科技的。我們必須與鄰居越南競爭,他現在正緊追不舍。泰國的優勢在于重點行業都有產業鏈,也有清潔能源。因此,泰國現在正是時候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Narit透露,今年4月,電動汽車電池巨頭將進入泰國。BOI 的審批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預計將于四月公布。正在考慮的1個大型項目,即按條件生產比能量值不低于150Wh/kg的電動汽車(EV)和儲能系統(ESS)用電芯級電池的項目,這將是泰國首個投資上游電池生產的項目。目前泰國國內已有40多家電池模塊及PACK廠商有項目,但還缺少重要的上游源頭,即:電池單元級生產這是一個采用先進技術并且需要大量投資的過程。

在世界新能源電池生產領域,能夠生產其中大部分是中國投資者。其中,占據全球70-80%份額的企業主要有:寧德時代(CATL),這家企業規模較大,在全球排名前十,另外還有中航鋰電、英博、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等;韓國企業有LG Cham、SK、三星;日本企業有松下。
瞄準泰國成為最大電池生產基地
根據國家電動汽車政策委員會(EV Board)的目標,該計劃是30@30,即到2030年(2573年)生產72.5萬輛電動汽車,其中需要約40千兆瓦的電池。因此,BOI使用這個數字,并設定目標,在泰國擁有至少40千兆瓦的投資和電池生產工廠,這些工廠僅供應電動汽車。因此,如果還提供ESS,千兆瓦的數量可能會更高。若按投資價值計算,1吉瓦就需要15億泰銖,若投資40吉瓦,投資額則高達600億泰銖。

“我們的目標是將泰國打造為該地區最大的電池生產基地。因為它將使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等下游行業更加穩定,并刺激投資。BOI正在準備組織一個大型研討會,主題是點燃泰國:投資無限機遇,旨在增強投資者信心并增加泰國的投資機會。然后我們將前往各國路演。現在是今年的第三個月,我們繼續看到泰國的投資勢頭,泰國依然是全球投資領域關注的焦點。”Narit談到。
泰國廠房出租土地出售 400-0123-021更多廠房土地查詢 請點擊【園區產業招商】
中資企業出海 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馬來西亞|墨西哥|美國
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