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對經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并發表重要講話
李克強通報有關情況 汪洋李強王滬寧韓正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12月2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今年經濟形勢和明年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李克強、汪洋、李強、王滬寧、韓正、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談會。李克強受中共中央委托通報了今年經濟工作有關情況,介紹了關于明年經濟工作的有關考慮。座談會上,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全國工商聯主席高云龍、無黨派人士代表朱彤先后發言。他們完全贊同中共中央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明年經濟工作的謀劃考慮,并就推動長江黃河流域縱向協同發展、提升底層技術研發能力、加強科技人才引進、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調動和保護民間投資積極性、完善平臺經濟稅收治理、提振居民消費意愿、打好高質量就業“組合拳”、優化精準防控疫情舉措、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表示,大家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今年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并就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正確研判當前經濟形勢、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積極吸納。習近平指出,今年以來,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習近平指出,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經受了世界變局加劇、新冠疫情沖擊和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特別是有力應對一些國家推動經濟科技“脫鉤”等挑戰,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基本穩定,穩住經濟大盤。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守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國經濟年均增長5%以上,好于全球平均水平。習近平指出,新時代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十年。十年來,我國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在全球居于首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持續提高,生態環境呈現明顯改善和趨勢性好轉,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特別是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習近平表示,今年以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就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民主監督等工作,以直通車方式提出意見建議53件,為中共中央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習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習近平對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提出3點希望。一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合作初心,傳承優良傳統。二是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關于明年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圍繞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有效擴大內需、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激發微觀經營主體活力等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有分量的意見建議。三是以換屆為契機深入做好政治交接,認真組織好換屆工作,順利實現人事更替,進一步夯實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和組織基礎,確保多黨合作事業根基永固、薪火相傳。石泰峰、劉鶴、孫春蘭、何立峰、王勇、肖捷,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座談會。出席座談會的黨外人士還有陳曉光、鄭建邦、辜勝阻、劉新成、何維、邵鴻和蔣作君、李鉞鋒、黃榮、竇曉玉等。
12月政治局會議被視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前奏”。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中國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和今年一樣,依然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同時,會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增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動力和活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經濟政策方面,會議指出,明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具體來說,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
本次會議主要有以下重大信號:
1.會議召開時間較早
從過往看,12月政治局會議在12月6日-13日之間召開,今年12月6日召開,和去年一樣相對較早。如果政治局會議召開得早,那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時間也相對靠前,有利于更好地部署2023年的經濟工作。
2.穩增長為重,明年經濟增速目標預計在5%或以上
會議提出,明年要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從表述看,對穩增長的訴求有所增加。近期,多位官方智囊也表達了對經濟增速目標的預期,2023年的增速目標預計在5%或以上,這既和當前的潛在增速相符,也符合中長期的發展目標。
中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11月26日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年度論壇上表示,要實現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臺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從2020年起第一個五年,中國年均經濟增速應爭取達到5.5%,第二個五年5%,第三個五年4.5%。
3.明年著重擴大內需,消費有望恢復
今年下半年以來,受到疫情沖擊、外部環境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需求不足成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外需高位回落甚至一度轉負,消費疲弱、近期增速也轉負(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271億元,同比下降0.5%),投資靠基建投資勉力支撐。
此外會議指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考慮到明年海外經濟衰退等因素,外需繼續放緩是大勢所趨。內需在疫情防控優化背景下,消費增速預計會有好轉,但基建投資繼續保持高增長的難度加大。
4.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明年赤字率預計為3%或以上
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財政政策的定調也是“加力提效”,2019年赤字率由上年的2.6%上漲到當年的2.8%,專項債由上年的1.35萬億增加至2.15萬億。考慮到今年1.6萬億一次性上繳因素不再、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的消耗等,明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更多需要赤字去平衡,赤字率達到3%甚至更高水平的概率較大(今年赤字率為2.8%)。
5.結構性貨幣政策繼續發揮作用,總量寬松也有可能
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精準意味著結構性貨幣政策繼續發揮作用、支持特定領域,有力意味著貨幣政策要真正作用于實體經濟并見到實效。
6.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會議表示,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會議再次強調了“兩個毫不動搖”,提出“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需要注意的是,“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是新提法。
文章來源:新華社、21世紀經濟報
全國各產業園廠房出售
迎來訪考察400-0123-021
企業選址咨詢接洽考察對接

掃一掃,加入【產業地產學習交流群】
點擊下圖查看全國在售廠房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