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條”頒布一月 北京房產投資沖動仍強勁
昨天,北京市統計局發布了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北京上半年GDP完成3538億元,同比增長12.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7.2元,增幅23.6%。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640.1億元,增長20.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3%。
單從房地產行業看,根據統計局提供的數據,1~5月北京市房地產開發投資為480.9億元,6月份單月投資159.2億元。繼“國六條”頒布一月之后,北京房地產市場并未減弱投資沖動,6月投資額是上半年平均房地產月投資106.6億元的1.5倍。
針對這個問題,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秀琴認為,房地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過高,是多年積累的問題,調整需要時間和過程。從歷史的數據看,北京市的房地產投資比重已由2004年的58.3%下降到2005年的53.9%,今年上半年又下降到53%。
從整體經濟形勢看,北京市統計局有關官員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雖然GDP增速比全國平均速度高,但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低于全國投資增速6.2個百分點。
根據昨天公布的數據,細分北京GDP可以看出第三產業增加值最高,為2535.3億元,增長11.1%。
另有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市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580.7億元,增長12.6%,占GDP比重達到44.7%;高技術產業(包括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50.8億元,增長24.9%,占GDP比重為7.1%。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629.2億元,增長22.2%,占GDP比重達到17.8%。
關于收入方面的數據是昨天新聞發布會上受到北京當地媒體關注的問題,昨天公布的數據是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6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9%,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13.6%,實際增幅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其中,工薪收入8307元,增長21.8%,是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054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7%。
上述官員會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為4874元,增長16.6%,增幅高于平均增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