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合計進出口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對我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我國對大部分成員進出口實現正增長,其中對新加坡、老撾、澳大利亞、緬甸分別增長27%、25.8%、16.4%和15.2%。
輕工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涉及國民經濟分類中的21大類、69中類、213小類。輕工業也是我國第一大出口行業,主要出口產品為皮革、家電、塑料、家具五金、照明、文體用品、玩具等,其中家電、家具、皮革等行業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0%。進口產品主要是農副食品、家電、日化用品、紙漿及紙制品、塑料及制品、皮革及鞋類等。

貨物貿易關稅減讓
促進輕工產品出口
我國與東盟、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已有雙邊自貿協定,從降稅比例上看,RCEP部分成員在此基礎上新增了關稅降零稅目,多國增加了對我國輕工產品的覆蓋范圍。
RCEP超出原有雙邊自貿協定的輕工產品
中日首次達成自貿安排
為輕工產品貿易帶來新機遇
日本是我國第一大輕工產品進口來源地、第三大出口目的地。自日本進口的主要輕工產品為日化用品、塑料制品和家用電器。多數降稅產品為11年內等階降至零關稅,有助于逐步降低我國自日本進口輕工產品的成本。對日出口的主要輕工產品中,皮革制品、鞋靴制品基準稅率較高且降稅年限較長,體育用品大部分稅目自協定生效后立即降至零關稅。
中國對日本主要輕工產品承諾稅率
日本對中國主要輕工產品承諾稅率
原產地規則
助力輕工行業零部件擴大出口
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促進了中間品貿易的快速增長,目前區域內貿易約50%為中間品貿易,輕工行業中間品、零部件多,RCEP給我國原材料和半成品出口帶來新機遇。
投資開放承諾
有助于輕工產業布局東南亞地區
RCEP對我國企業加大對東南亞地區皮革、家具、五金、造紙、食品、家電等行業的投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企業通過在東南亞地區新建工廠、開展并購等活動,在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的同時,也將帶動國內裝備行業“走出去”,如造紙廠主要設備、杯壺(保溫壺)生產線、縫制機械設備等產品將擁有更多出口機會。

近年來,部分行業企業的加工制造環節已逐步向越南等人工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轉移,且主要集中在皮革、家具、五金等勞動密集型產業。RCEP將進一步促進中間產品的流動,國內價值鏈低端及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外轉移趨勢可能會更明顯。
國內輕工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國外優勢企業為避開關稅壁壘,有可能加大對我國在RCEP中予以保護產業的直接投資力度,使國內市場國際化,國內輕工業企業需做好應對國際競爭壓力的準備。
以構建國內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理念開展產業布局。在國內進行研發、設計、智能制造等產業鏈環節,在RCEP部分成員國布局加工制造、裝配等產業鏈環節。
02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利用產品、市場等優勢,積極采用適用于我國的國際標準,持續提升國際先進標準轉化率。具備實力的龍頭企業也要依托技術優勢實質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不斷提高我國輕工領域標準的國際競爭力。
03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密切關注市場信息,及時充分與行業主管部門溝通相關情況,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對外貿易監測預警,用足用好RCEP過渡性保障措施,保護產業合法權益。
04增加品牌辨識力,提升品牌價值輕工產品作為主要消費品,其品牌作用十分突出。企業需用世界市場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講好中國產品故事,強化文化賦能,增加品牌辨識力。學習品牌建設的成功經驗,如海爾、美的等企業國際化并購案例,成為全球領跑者。
05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產業鏈地位企業應重視基礎研究和原始技術創新,加大高端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研究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的可替代性措施,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力,推動具有較高價值的上游產業鏈保留在本地。
產業地產專業自媒體【園區產業招商】
超過21000園區招商人關注了我們!
強烈推薦您關注
關注公眾號:園區產業招商
自動加入產業地產交流群
【承接產業園項目宣傳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