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的微波爐順德工廠,機械臂靈活地揮舞翻轉,這里8秒就能下線1臺微波爐,年產能達4800萬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微波爐工廠;
在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高明生產車間,“轟隆隆”的機器聲中,一條罐裝生產線每小時出產4.8萬瓶醬油,僅需要四五個人作業;
在百威(佛山)啤酒有限公司,一罐罐啤酒從原料入庫到成品包裝出庫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全工廠實現數據互聯。
……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這是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佛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弄潮兒向濤頭立。為了讓龐大的制造業家底實現“華麗轉身”,佛山正加快建設一批大園區大平臺,為高質量產業騰出發展空間的同時,一條腿“數改智轉”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條腿“招育并舉”發展壯大新興產業,以“奔跑兔”的姿態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

美的庫卡車間。/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周春攝
助力“雙十園區”建設
重塑產業發展新格局
2022年7月,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重磅部署打造“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和“十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下稱“雙十園區”),以萬畝千億產業發展大平臺為抓手,破解佛山市“工業不連片,產業不成帶”問題,重構產業空間布局,推動佛山高質量發展。

人大代表們視察樂普達電機產業園總部基地。/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王陽奕攝
在市委堅強領導、市人大常委會持續監督,市政府強統籌之下,如今,“雙十園區”建設已經駛入“快車道”。
一年來,“雙十園區”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十大特色制造業園區內規上工業企業超過1200家;品牌特色初顯,佛山云東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就形成了“省市共建、靠前審批、靠前服務、靠前創新”的先行先試品牌特色。
在禪城南莊,7月11日,作為“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之一的佛山南莊高端精密智造產業園全面啟動建設。當天啟動儀式上,31個簽約項目總投資418.5億元,為禪城的都市工業注入“高精尖”新動能。隨著一批新能源、新材料、可上樓的都市型工業項目爭相搶灘,佛山南莊高端精密智造產業園正在“佛山之心”加速崛起。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的最大空間,南莊高端精密智造產業園已初步構建“一核三星一帶一園一片區”的格局。

2023年7月11日,佛山南莊高端精密智造產業園全面建設啟動暨禪城區重大項目簽約儀式。/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符詩賀攝
在順德倫教,粵港澳大灣區黃金珠寶創新生態城項目計劃總投資300億元,打造以黃金珠寶首飾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產城人文融合旗艦項目。其首期項目金福盛黃金珠寶時尚產業園已于今年3月打下第一根樁,目前正加快建設中。

金福盛黃金珠寶時尚產業園正式奠基動工儀式。/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周春攝
在三水西南,佛山水都飲料食品產業園建設場面火熱。今年以來,西南街道全力推進水都園區擴容提質,園區面積將從原來的2.7萬畝擴大到4.5萬畝。未來,園區內企業和職工人數將大幅增加。

佛山水都飲料食品產業園現已吸引百威、紅牛、健力寶、可口可樂、三全等173家國內外知名食品飲料及相關配套企業集聚于此,被認定為全省首個食品飲料特色產業園。/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王澍攝
為加大“雙十園區”的政策支持力度,佛山高新區管委會還于近日發布了《促進佛山人才創新燈塔產業園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重點推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這也是佛山圍繞促進“雙十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第二份專項扶持政策。
項目加快建設,招商捷報頻傳,隨著“雙十園區”建設的提速,正帶動佛山加快形成“中部強核、東西兩帶、南北兩圈”產業發展新格局。
掀起“數改智轉”浪潮
傳統制造煥發新活力
走進廣東興發鋁業有限公司位于三水的數字化工廠,只見機器人靈活運轉,各種生產數據在車間里的LED大屏上實時顯示。
相較于傳統工廠,該數字化工廠借助智能化系統實現全流程協同生產,訂單交付期提升30%以上,產線工人節約40%以上,制造成本降低超20%。
這是佛山正掀起的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浪潮的一個縮影。
制造業是佛山最大的家當。佛山堅持制造業當家,以“數改智轉”為抓手,推動佛山制造加速升級為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現代化版。
工業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也是推動制造業“數改智轉”的重要支撐。今年初,佛山市人大代表招汝輝提交了《關于打造佛山機器人國際產業高地的建議》,建議佛山進一步做大做強機器人產業的同時,推動傳統優勢行業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佛山制造業“數改智轉”步伐進一步加快。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共有4398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到8月底,這一數據提升至5028家,占規上工業企業數的51.1%。
佛山還打造出了48個市級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146個市級數字化智能化示范車間,龍頭示范效應顯著。

在海創大族機器人智造城,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林安迪攝
闖出新天地,改出新篇章。據不完全統計,轉型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16.5%,生產成本平均降低17.3%,人均產值平均提升15.2%,產品交付周期縮短20.2%,企業生產運營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加快培養戰新產業
永葆制造業青春活力
德聯集團生產車間內,這里生產的汽車冷卻液、膠黏劑等產品,將被送到一汽-大眾、比亞迪、特斯拉、小鵬汽車等各大整車廠;距德聯不遠,ID.4 CROZZ、ID.6 CROZZ等純電動車型,在一汽-大眾工廠駛下生產線;小鵬最新電動車型G6的車身零部件,也在福迪汽車的全資子公司內有條不紊地生產……
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同時又遭遇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迫切需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佛山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保持產業永遠年輕、重塑佛山制造形象的重要切入點,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已形成覆蓋乘用車、客車和專用車的全系列新能源汽車產品,以及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兩大產業方向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
隨著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佛山又該如何把握先發優勢,實現既“跑得快”,又“跑得遠”?在今年初召開的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趙新文提出《關于推動佛山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建議佛山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和生態圈。
為切實將辦理代表建議成果轉化為服務佛山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市人大常委會及時將該代表建議列入重點督辦工作,由市長白濤牽頭辦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鈦牽頭督辦,依法督促相關部門跟進落實,推動代表建議落地有聲。
目前,南海片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8家,其中涉及汽車鏈條企業有46家,包括一汽—大眾、本田零部件、艾杰旭汽車玻璃、天納克一汽富晟汽車零部件、佛吉亞內飾、文燦集團等等。園區內重點項目25個,計劃總投資超500億元。三水片區累計引入項目26個,招商引資總額達662億元。其中超百億項目1個,超50億元項目3個,超10億元項目15個。

佛山市澳亞機電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沖壓設備正在進行零部件的加工。/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王澍攝
接下來,佛山將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佛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加快推動汽車產業集聚發展,構建指揮協調工作機制,研究制訂園區規劃、產業發展目錄、產業發展政策。
與此同時,加速推動汽車產業向新能源賽道切換,加強產業鏈精準招商,整合土地、資金、能耗指標等資源,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電動、燃料電池)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以及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制造和電池循環產業,持續推動佛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大做強,助力佛山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
如今,在佛山,戰新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傳統制造“數改智轉”漸入深水區,一個產業形態更加年輕的佛山制造正展現在人們面前。
來源: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