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地
十年前,經濟學家林毅夫在《中國企業為什么要走向非洲》中提到:“非洲是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最好一站,可能也是最后一站。”今天,尼日利亞的萊基自貿區、烏干達的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埃塞的東方工業園里,數十萬非洲年輕人走出村落,成為工人。這些工業園,都是由中國企業建立的。
華堅集團的非洲探索
2011年,深圳灣體育中心舉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埃塞俄比亞總理梅萊斯·澤納維與中國最大的女鞋生產企業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會面。促成這次會面的正是時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
林毅夫在世行期間關注非洲發展,他指出:“1979年,非洲人均收入是575美元,中國只有182美元。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變化巨大,而非洲依然貧困。問題不在于非洲不努力,而是思路不對。”他認為,中國可以像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復興歐洲一樣,幫助非洲發展,同時解決自身制造業成本上漲的問題。
埃塞俄比亞之行
在林毅夫的建議下,2011年3月,埃塞總理梅萊斯開始招商,吸引中國皮革與制鞋企業。同年11月,張華榮率領的制造業企業家團隊踏上非洲土地。在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他們看到了貧困和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
盡管其他企業家因條件艱苦打了退堂鼓,張華榮卻決定留下來。華堅集團成立于1996年,主營中高檔真皮女鞋,已有兩次成功的產線轉移經驗。面對非洲的低勞動力成本和豐富的皮革資源,他決定在埃塞投資建廠。
工廠建設的挑戰
華堅在埃塞的建設遇到許多未曾預料的難題。首先是清關問題,設備和原材料的進口手續繁瑣;其次是物流成本高昂,基礎設施欠缺;再者是電力和水資源短缺。
然而,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啟動,中國基建逐步改善了非洲的基礎設施。2015年,中國中鐵承建的“東非第一輕軌”通車;2018年,亞吉鐵路投入運營,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適應非洲工人的管理
華堅在非洲還面臨工人管理的挑戰。非洲工人報廢率高、效率低,文化差異導致管理難度大。華堅通過培訓、引入現代管理制度,提高了工人技能和工作效率。通過培訓,工人逐漸適應并勝任工作,為華堅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非洲的制造業標桿
經過多年努力,華堅在埃塞俄比亞穩步發展,為當地創造了8000個就業崗位,出口創匯1.83億美元。張華榮總結出非洲經營的經驗:“尊重國情,按非洲規律辦事,培養當地人才,尋找當地朋友和‘后盾’。”
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成功
除了華堅,傳音手機也在非洲取得巨大成功。傳音通過了解非洲用戶需求,研發適合非洲市場的產品,逐漸成為當地的本地品牌。
在非洲,中國基建公司如中建八局也貢獻巨大。中建八局承建的東非第一高樓——埃塞俄比亞商業銀行總部大樓,象征著中國企業在非洲基建領域的崛起。
非洲基建的逆轉
上世紀九十年代,非洲基建市場被西方公司主導。如今,中國公司在非洲基建市場份額超過西方,成為非洲發展的重要力量。據統計,2007年至2020年,中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基建投資達到230億美元,是美德日法融資總額的兩倍多。
展望未來
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成功不僅僅在埃塞俄比亞,還包括尼日利亞、烏干達、南非、安哥拉等國。截至目前,中國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821億美元,占非洲整體外貿總額比重超過20%。
正如林毅夫所言:“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制造業如果不走出去就會死在國內,走慢了也會死在國內。”非洲很可能成為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下一個應許之地。
園區產業招商:專業招商引資服務機構 企業選址服務中心 400-0123-021 鏈接優質廠房土地資源+強勢政策支持 服務區域:中國大陸、泰國、印尼、越南等 |
|
![]() |
![]() |
關注:園區產業招商 |
加入行業交流群 |
![]() |
![]() |
GeYiming 13391219793 |
ShiYunyun 13564686846 |
產業園項目展示(推廣接洽13391219793)
提供產業園招商代理服務 13391219793
燈塔瓴科·專業有效的產業園載體招商平臺,以高效專業著稱。現向全國產業園區提供專業招商運營代理服務。利用我們強大招商團隊和數字化平臺招商,確保高質量、快速完成招商。【重點承接上海、蘇州、無錫、嘉興、杭州、寧波等區域產業園區項目】
提供制造業企業選址服務 13564686846
幸福招商·面向全國廣大縣域經濟源地接受招商引資服務委托, 服務制造業企業在全國各開發區落地并享受相關招商引資政策,廠房土地資源豐富、政策給力,已累計簽約入園企業 3000余家,其中500強企業 33家,上市公司4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560余家,知名品牌 420余家,專精特新企業20家,外資企業 34家。
【聲明】內容系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