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零起步,而今滋養出4000余家像泰則這樣的硬科技企業,科學家+企業家(創業者)+投資家已成為“大零號灣”環高校科創帶的三大主流人群;在“大零號灣”核心區域,16個園區載體約56萬平方米空間已投入使用,充滿活力、步行友好、宜居宜業的開放式科創街區已初具形態……
聚焦策源創新強功能,打造創新發展新引擎,蝶變中的“大零號灣”科創氣質愈發濃厚。這幾天,“大零號灣”成為了閔行兩會上的熱詞,代表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科創生態
“去年市政府正式啟動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區建設工作,‘大零號灣’成為上海市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撐,在上海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今年的區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要聚焦‘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著力推動高質量創新發展。作為一名創業者的‘服務員’,我備受鼓舞。”張志剛說。
目前“大零號灣”已成為全市最有活力、最有朝氣的區域之一。區域累計匯聚4000余家硬科技企業,估值億元以上企業112家,估值超10億元企業30家。
“希望進一步發揮大零號灣管委會的作用,對區域內各政府部門、派出機構和國資企業的分工和職能作出明確界定并向社會公布。”他建議。
“我相信,通過我們為科創企業提供的這些大量、細致的服務,一定會在‘大零號灣’營造一個能夠支持科技產業大規模、可持續發展的科創生態。”張志剛表示。
“樂業、樂聚”在 “大零號灣”
隨著“大零號灣”區域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核心區域辦公場地租金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漲,既有可能造成原先集聚在“大零號灣”的創新型企業另選區域發展,也不利于其他創新型企業入駐。
對此,陳紅銘表示,解決該難題需要加強政策組合支持和優化創業硬件環境,通過市場機制調控租金價格、制定和完善相關調控機制、實行實施差別化租金政策或租稅聯動、建立創新型企業成本信息公開平臺等,適度降低高校師生在核心區創業的成本,促進創新型企業集聚。
“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閔行高校師生樂于在‘大零號灣’創新創業,更多的創新型企業樂于在‘大零號灣’集聚發展。”談及2024年全新開篇,陳紅銘用“樂業、樂聚”總結了對“大零號灣”這塊科創熱土的新期待。
來源:今日閔行
上海開發區廠房土地招商
公司注冊 總部經濟招商
考察對接請加微信
產業招商專業自媒體【園區產業招商】
超過24000園區招商人關注了我們!
↑ 關注公眾號:園區產業招商
↑ 加入行業交流群(如群滿,請關注公眾號后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