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8日)下午,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向滴滴快的專車平臺頒發網絡約租車平臺經營資格許可。同日上午,Uber(優步)宣布為推動本土化運營,正式入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自今年5月以來,滴滴在突出“一站式出行平臺”的定位。伴隨優步中國的本土化和滴滴近期接連的國際化“結盟”,二者將在更廣的出行O2O市場競爭,其中也包括對牌照的需求。
昨日,Uber(優步)宣布建立的這家企業名為上海霧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21億元。此外,優步稱未來在中國的投資總額將達63億元,意在推動這一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隨著入駐上海自貿區,優步在中國成立了其目前為止唯一在美國以外的獨立公司,并把相關業務搬到中國境內服務器上運行。優步中國戰略負責人柳甄透露,優步希望通過霧博入駐自貿區進一步推動本地化運營。目前優步中國正在積極準備材料,將在第一時間申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平臺許可。
記者梳理發現,優步在去年2月正式開始運營中國市場,截至目前已進入上海、北京、成都、杭州等21個城市。優步日前透露,未來12個月將擴大運營版圖,進入中國100個城市,并計劃推出更多基于本土創新的出行產品。
9月下旬,優步在中國市場針對司機端推出“優步同行”,主要滿足車主在上下班路上與同行乘客公益拼車的需求,是一個類似滴滴順風車的產品功能。
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此前分析稱,專車市場格局很難出現大的變數,長期來看盡管靠補貼培育市場的舉動還會有,但以后比拼重點重將是服務品質的提升。“優步同行”是優步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市場發布新功能。優步此前以營銷見長,但其進入中國市場后與多數外企的境遇相似,遭遇過“水土不服”的質疑。眼下,除了強化本土化運營,優步似乎也釋放出加速運營版圖、瞄準中國市場用戶需求的信號。而其主要競爭對手滴滴,自今年5月以來一直在突出“一站式出行平臺”的定位。
伴隨優步中國的本土化和滴滴近期接連的國際化“結盟”,二者將在更廣的出行O2O市場競爭。除了運營市場的開拓與爭奪,在國內包括對政策上的考量,這當中自然有對相關牌照的爭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