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新聞辦10月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以及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建設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臨港行動方案、臨港地區推進國際智能制造中心建設方案及政策,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發布會上,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臨港行動方案出爐,方案提出,力爭把臨港地區打造成為“國際智能制造中心”:到2020年將初步建成國際智能制造中心框架;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智能制造中心。
方案表示,將通過6方面24條行動措施推動臨港智能制造中心建設。具體包括,組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在民用航空發動機、機器人、新能源、海工裝備等領域,牽頭創建一批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建立智能制造大數據中心;重點發展機器人、民用航空、數控加工等重大裝備和重點產品等。
方案提出,推動國際智能制造中心建設,研究制定了10條配套政策,包括對在臨港經過創新實現重大突破,具有知識產權的裝備、系統和核心部件首次取得市場業績,給予不超過首臺裝備銷售合同金額的30%,最高3000萬元的無償資助等。
A股中,交運股份擁有臨港產業區港口發展有限公司35%股權;上海建工曾中標上海臨港新城滴水湖站交通樞紐工程;中華企業在臨港新城附近擁有眾多的土地儲備;上海電氣在臨港布局了9個項目企業。
